近日,武原街道泊林公館居民陳育紅在新安裝的智能垃圾回收機前,用一張二維碼的卡片在機器的提示處掃描一下,再摁一下投放的可回收物按鍵,系統(tǒng)自動打開相對應的感應門。隨后,她將一些硬板紙投入標有紙板標識的藍色鐵皮箱內,投放結束后,就聽到7秒鐘后箱門自動關閉的語音提示。經過垃圾分類智能回收后臺設備稱重后,機顯示屏馬上顯示出硬紙板的重量,同時系統(tǒng)自動將其換算成積分,屆時居民可憑積分兌換相應物品。
陳育紅說:“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讓垃圾分類變成了一件‘時尚事’。整個投放環(huán)節(jié)不弄臟手,也不產生異味,和露天的垃圾桶相比,這種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科學、美觀得多?!?
目前,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在泊林公館已正式啟用,共設置1個智能回收收集點和10個兩分類(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智能垃圾分類投放點。在智能回收收集點,5個智能垃圾回收箱與智能發(fā)袋一體機整齊排在一起,回收箱箱體上清晰可見的分類指示圖片標識,指導廣大居民將塑料、金屬、紙張、玻璃等可回收物正確投放至相應的桶內。
據了解,居民通過智能發(fā)袋一體機,掃描卡片上的二維碼,可免費領取附有個人住址信息的垃圾分類塑料袋。這樣,居民投放出去的垃圾袋就具有可追溯性,有利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長效管理。
“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已經在武原街道泊林公館、紫元尚郡、保利壹品、景尚·芳滿庭等四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qū)率先啟用,通過建立二維碼庫,形成一套簡單易復制的分類模式,探索‘一戶一卡、一袋一碼、分類減量、積分兌換’等方式,讓居民得到更多實惠,以此推動全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實效。”武原街道垃圾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