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巴塑出十二生肖,在絲綢上繡出花草,用毛筆寫下“武漢非遺”,與一把精美的油紙傘合影,列隊學打拳……9月14日,武漢傳統(tǒng)非遺展走進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漢繡、黃陂泥塑、楊氏洪門拳、雙鉤書法、蘇恒泰油紙傘等非遺傳承人現(xiàn)場展示技藝,吸引眾多巴基斯坦學生現(xiàn)場“學藝”。
這是武漢與巴基斯坦中國文化中心開展的年度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項目之一。中秋之際,在伊斯蘭堡舉辦的武漢傳統(tǒng)非遺展和魅力武漢攝影展,讓巴基斯坦人民親身感受到武漢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秀麗的城市風光。
“當天來觀展的巴基斯坦孩子們學得很認真、玩得很高興?!秉S陂泥塑傳承人胡作林表示,他先向參加活動的中學生們介紹了生肖文化的由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把他們分成兩組,教他們?nèi)绾斡媚喟椭谱鞒?2種生肖動物,“不少成品居然有模有樣”。為了鼓勵學生們,他還送出12件生肖泥塑作品及24套泥塑工具和泥巴,“希望通過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武漢,了解武漢城市文化?!?
漢繡傳承人任煒、楊氏洪門拳傳承人方啟雄、雙鉤書法傳承人楊賢毅、蘇恒泰油紙傘制作技藝傳承人蘇峰,也在現(xiàn)場“廣收門徒”,教孩子們繡藝、打拳、書法、制傘,帶他們領略武漢非遺的獨特魅力。
據(jù)悉,自2014年以來,武漢已連續(xù)6年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部省合作”項目,成為少數(shù)幾個直接與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進行合作交流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