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盡所能控制瓦楞紙板制作時的生產(chǎn)成本,是每一個廠家生產(chǎn)時格外注意的一點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利用智能化控制降低斷紙損耗和頻率的那些事。
一、斷紙檢測控制(停機檢測)定義
瓦線斷紙可分為:運行過程中斷紙和接紙過程中斷紙。
1、運行過程斷紙檢測控制主要是運行過程中斷紙、自動急停本機臺、自動放慢整線速度,減少更多不良品的產(chǎn)生,降低斷紙損耗。
2、接紙過程斷紙檢測控制主要是針對接紙機小紙筒接紙時:
a.零紙尾斷紙接紙機自動換紙接紙;
b.任一邊原紙破損斷紙時,接紙機自動換紙接紙。
二、零紙尾檢測
零紙尾主要是通過導輥上的壓力傳感器檢測紙張的拉力,斷紙時拉力為零。
我們都知道,為了保證紙幅接頭有足夠的牢度抵抗紙幅張力,瓦線的接紙方式是搭接,也就是兩片紙幅上下重疊,中間是雙面膠。但是這種接紙方式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在實際生產(chǎn)中接頭的寬度除了膠帶重疊部分還有一個在切斷時留下的小尾巴,實際的重疊部分要遠大于膠帶寬度。
原紙幅、膠帶、斷紙幅、零紙尾示意圖
紙幅通過瓦楞輥的擠壓塑形變成瓦楞紙,紙幅從兩個瓦楞輥中間穿過,而瓦楞輥的嚙合是非常精密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瓦楞輥的跳動,尤其是在高速狀態(tài)下,這種跳動會被放大無數(shù)倍。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瓦楞輥在高速生產(chǎn)時突然紙幅接頭處進入瓦楞輥的嚙合,兩個瓦楞輥的間隙突然增加一倍,引起的瓦楞輥跳動可想而知,導致的直接后果是紙板貼合不良。接頭越寬,跳動的時間越長,貼合不良的紙板就越多。所以做到零紙尾(也就是接頭就膠帶寬度重疊部分,沒有小尾巴)非常重要。
零紙尾的意義不僅是大大減少由于瓦楞輥震動引起的廢紙板,同時由于沒有紙尾,接頭處的紙板同樣可以作為合格品用。
三、破邊檢測
破邊檢測主要是通過監(jiān)控原紙兩邊的紅外線傳感器檢測原紙任一邊的破損。排除接紙機故障和人為上紙不良斷紙情況。一般來說,小紙筒接紙斷紙占整個斷紙量的一半左右,據(jù)統(tǒng)計,每次斷紙損耗加上熱板內(nèi)、天橋上、接紙機內(nèi)的損耗,平均損耗達到58kg/次。
以2500mm的生產(chǎn)線為例,假設(shè)每天斷紙十次,其中小紙筒斷紙損耗為:
10次/2×58kg/次×30天×12月×3000元/噸=313,200元/年
案例分析
筒芯剝層損耗,也就是原紙未完全用完,剝光原紙損耗。這里影響筒芯剝層損耗的因素有:
(1)操作員工的能力與責任感
(2)原紙架夾頭對原紙筒芯的損壞
(3)有無接紙機
(4)接紙機有無斷紙檢測控制
(5)原紙重復使用的次數(shù)
(6)原紙筒芯的品質(zhì)
下面是不同工廠筒芯及剝層損耗表:
2.2m生產(chǎn)線 |
筒芯損耗 |
筒芯剝層損耗 |
沒有接紙機 |
0.34%~0.36% |
0.14% |
有接紙機 |
0.34%~0.36% |
0.1% |
有斷紙檢測控制 |
0.34%~0.36% |
0.03% |
如果月產(chǎn)量600萬㎡,平均紙板克重600g/㎡,月耗用原紙600萬㎡×0.6kg/㎡=3600噸/月。那么:
有斷紙檢測控制筒芯剝層損耗每月為:0.03%×3600噸=1.08噸;
無斷紙檢測控制筒芯剝層損耗每月為:0.1%×3600噸=3.6噸;
其損耗相差為:(3.6噸-1.08噸)×12月×3000元/噸=9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