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來臨的drupa 2012上,我們又將看到哪些可能推動印刷和出版市場發(fā)展的新技術呢?可以預見的是在眾多技術中我們可能將再一次體會噴墨印刷的重要地位。然而這一次,雖然生產領域的展出規(guī)模依舊可觀,但更值得期待的卻是大幅面噴墨印刷的登臺亮相。因為在這個市場里,數字印刷正趨于成熟,性價比也在不斷提升,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絲網印刷等傳統(tǒng)標牌標識印刷。
大幅面噴墨印刷市場
大幅面噴墨印刷機應用在標牌標識印刷領域并不新鮮,現今人們更加關注的是相關技術在質量、速度和應用范圍上的進步速率——這種進步更多依靠的是數字技術而非傳統(tǒng)的模擬技術。在膠印市場,顧客要求生產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周轉越來越快、印刷內容也必須更加符合數字化生產。和膠印一樣,大幅面噴墨印刷市場也正在經歷相同的變化,數字技術則正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當然技術的革新也不會停止。比如EFI新推出的運用于其VUTEk產品線的LED固化技術“Cool Cure”,其具有和UV燈管相同的運行速度,還可以降低不少能量消耗。并且由于產生的熱量較低,因此可以在較薄較便宜的基材上打印。同時因為免去燈管替換,大大節(jié)省了成本。EFI的高級副總裁兼噴墨產品總經理Scott Schinlever希望能通過drupa找到更多的LED供應商。
富士膠片圖像系統(tǒng)公司推出的一款新產品被視為商業(yè)印刷和標牌標識印刷的混血兒。富士膠片J-Press 720是一款單張紙彩色噴墨印刷機,它本是為商業(yè)印刷而設計的,然而它的紙張規(guī)格和質量同時也適用于較小的標牌標識印刷,尤其是一些POP材料。利用該印刷機,商業(yè)印刷商可以更容易地進入標牌標識印刷市場,而它本身同時也可以生產傳統(tǒng)的小批量商業(yè)印品。另外,富士膠片還是Inca Onset噴墨印刷機在美國的獨家代理商,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出售Acuity系列平板/卷筒紙UV噴墨印刷機和 UVISTAR系列卷筒紙噴墨印刷機。
大幅面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市場需求的推動。2011年6月,InfoTrends市場調查公司做了一項研究,旨在收集大幅面噴墨印刷產品的消費者信息。該調查一方面為了了解消費者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總結了自2009年調查以來消費形式的變化趨勢。雖然2011年這次調查只在北美市場開展,但是它也同樣反映了全球消費者的相似需求。300多名消費者參加了調查,為本次研究提供了數據基礎。
應用領域和購買模式
研究表明,橫幅、海報和標牌仍然是大幅面噴墨印刷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其中攝影產品所占比例自2009年以來上升了不少(2011年42.6%的受訪者稱其消費過攝影的應用產品,而在2009年該數據只有30%)。圖紙、票據、旗幟和紡織品印刷的市場急劇縮小,而其他應用領域的份額相對保持穩(wěn)定。受訪者表示每年平均消費大幅面噴墨印刷產品5.4次,與2009年相比略有增長。2011年的研究表明,平均每筆訂單的印品數量為36.5份,這說明較之傳統(tǒng)印品,消費者更喜歡數字印品。
質量、價格和速度是印刷商選擇標牌標識印刷機的三大因素。為了滿足這些需求,Inca最近推出了幾款印刷品質更高但速度較慢的大幅面噴墨印刷機,S20和S40均具有亮面、緞面和亞光等多種效果可供選擇。Inca公司CEO Bell表示,“假如將印刷質量提高到膠印的水平,大幅面噴墨印刷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br /> 當然,印刷速度依然很重要,大多數供應商都在通過使用更寬的噴墨印刷臺以及更快的印刷速度來提高設備生產力。EFI的Schinlever表示,“噴墨頭和印刷系統(tǒng)的價格及性能,正在以成倍的速度向上攀升。最終研發(fā)出一款與成熟的絲網印刷機一樣快、甚至更快的噴墨印刷機。這一突破會使得綜合流程解決方案擁有比噴墨印刷機本身更為重要的地位。
通過二維碼來加強標牌印刷技術
有趣的是在InfoTrends消費者調查中發(fā)現,20%的大幅面噴墨印刷機和標牌標識噴墨印刷機的客戶都在大幅面圖像印刷中使用二維碼及其他互動媒體元素,而其中90%打算繼續(xù)使用下去。70%的買家表示將會考慮在大幅面噴墨印刷中使用二維碼和其他互動元素。這不但為大幅面噴墨印刷機制造商提供了一個讓客戶了解互動元素價值的良好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增加這項服務來為客戶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收益。
數字顯示并不是一個威脅
數字(電子)顯示技術的出現曾被視為是標牌標識市場的一大威脅,許多人擔心其甚至有可能會取代標牌印刷。然而根據InfoTrends的調查顯示,這一轉變還未發(fā)生。只有11%的受訪者消費了數字顯示產品,雖然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打算消費。然而這一比例并不會對大幅面的標牌印刷產生很大影響,因為7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把電子顯示產品與大幅面印刷產品結合起來使用。
數字技術的融合
數字技術正在加速瓦解傳統(tǒng)的絲網印刷市場,并且很多絲網印刷商也正在自己的產品中融入數字技術。數字技術可應用的領域正在以成倍的速度增長。許多人堅信,唯有一類絲網印刷技術而非數字技術所能實現的印刷就是特種油墨印刷,其中包括金屬油墨與熒光油墨,這種印刷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太可能被數字技術所代替。而在更具體的應用中,服裝業(yè)將會是最后一個轉向數字印刷的領域。
墨水類型
將大幅面噴墨印刷市場細分的一種標準就是看所用油墨的種類。
InfoTrends公司把墨水主要分為三大類:
水性墨水:其中耐久性水性墨水可再細分,比如惠普的Latex墨水。
溶劑型墨水/環(huán)保弱溶劑墨水:曾經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但現在正逐漸被耐久性水性墨水和第三類的UV固化墨水削減。
UV固化墨水已經占領了當前市場,而且隨著印刷商逐漸用UV固化墨水來替代溶劑性墨水,UV噴墨印刷機也占據了大幅面市場上新設備的最大市場份額。
UV固化墨水在歐洲比在北美發(fā)展得更快,而在中國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的發(fā)展速度比較慢,因為這些國家的法規(guī)控制相對較弱。InfoTrends公司的Tim Greene表示:“與中國相比,北美市場的大幅面噴墨印刷仍是一項高利潤的業(yè)務。在中國,溶劑型墨水仍然占有主要市場,而且中國印刷商只需支付北美印刷商十分之一的價錢來購買墨水。中國人把價格壓低了,他們的大幅面印品每平方英尺只賣35美分,本來這個價格應該是3~4美元。”
“中國是從溶劑型墨水起步的,而西歐和北美則是從水性墨水,”Greene補充道,“在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溶劑型墨水由于其低廉的成本依然保持著最主要墨水的地位,而發(fā)達市場正在從水性墨水和溶劑型墨水向UV墨水轉變,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們還將看到耐久性水性墨水在市場上的活躍。”
耐久性水性墨水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技術領域。雖然惠普的Latex墨水在該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但據Greene稱,很多公司比如太陽化學和Sepiax,正在研發(fā)類似的墨水配方,“該類墨水可以用于某些愛普生壓電式噴墨打印機,其中包括多款羅蘭、武藤、MIMAKI和愛普生噴墨打印設備??蛻糁灰獩_洗打印系統(tǒng)或更換打印頭,就可以用耐久性水性墨水代替原來的環(huán)保溶劑型墨水。”耐久性水性墨水將改變現有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在拖慢UV墨水發(fā)展的同時加快溶劑型墨水的衰退。隨著耐久性水性墨水技術的逐漸成熟,那些主流服務提供商是否可以在墨水轉型中獲利,我們拭目以待。
有趣的是在由歐洲網印聯(lián)合會(FESPA)與InfoTrends于2011年共同組織的一次調查研究中,所有受訪印刷廠使用最多的仍然是溶劑型墨水,只有1/3的受訪者使用水性墨水。這一結果與逐漸轉向UV墨水的全球趨勢有不少出入。羅蘭公司的市場部和產品管理部總監(jiān)Andrew Oransky表示:“雖然UV墨水最終會在很多領域取代溶劑型油墨,但是要讓UV墨水印刷機的價格降到現有溶劑型噴墨印刷機的價格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谶@一原因,溶劑型噴墨印刷仍將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尤其對于中小型經營店來說,UV墨水打印機的價位他們還難以接受?!?
印后加工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印后加工也是大幅面噴墨印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為印品增加了價值,還帶來了豐厚利潤,沒有這道工序,印品將變得平淡無奇。舉個例子,給乙烯基橫幅上安裝扣環(huán),就可以為每平方英尺增加1美元的利潤。聰明的大幅面噴墨印刷商還安裝了包括背投在內的設備,并利用激光模切機來加工POP材料、汽車彩裝等。他們還使用其他各種印后加工方法來加工印品,或通過層壓手段,或使用Inca的亞光、緞紋或上光技術等。盡管從成本和利潤的角度考慮,與“印刷、打包、出貨”模式相比,這種操作更為復雜,實行起來也更不容易,然而一旦能夠提供全套服務,印刷商將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與利潤,同時也可以打造市場差異化,提高客戶忠誠度。
在大多數印刷操作方法中,打印與模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藝。羅蘭公司推出了一款獲得專利的兼?zhèn)浯蛴∨c模切的平臺,它結合了打印與周邊模切,實現了生產流程的流水線化,并使得從設計到表面加工的整個印刷流程都可以自動化操作,這樣就省去了許多人工工序。其最新推出的VersaStudio 20英寸桌面打印機/模切機給制圖專家們開出了低于1萬美元的價格,要生產全程加工的一次性樣品或實物模型,這臺機器無疑是理想選擇。
市場份額
各墨水類型提供商全球市場份額排名情況如下。
水基或水性噴墨技術提供商中排名全球前三位的分別是惠普、佳能和愛普生。惠普是乳膠墨水的大品牌。據InfoTrends調查報告顯示,惠普已經銷售了5000多臺乳膠墨水噴墨打印機。
在環(huán)保型弱溶劑型墨水領域,羅蘭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高于其他北美市場品牌兩倍以上。Mimaki和武藤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羅蘭的Oransky表示,羅蘭在全球環(huán)保弱溶劑型墨水市場的份額占到41.9%,而其UV墨水為5.6%。
奧西在UV墨水技術領域占有最大市場份額,緊隨其后的是Mimaki、惠普和EFI。使用平板打印機進行UV墨水印刷的一個優(yōu)勢,就是它可以直接在厚度達2英尺的硬基板上印刷,省去了后續(xù)安裝和層壓步驟。UV打印機可以應用于平板、卷對卷、混合等各種打印模式,而且切換方便。
上述公司都將參展drupa 2012,但是參觀者在大型供應商處尋找創(chuàng)新產品和創(chuàng)新技術的同時,仍應利用本次機會認識一些規(guī)模稍小的制造商,例如捷克的Grapo Technologies公司等。
市場的不斷發(fā)展推動技術變革
FESPA和InfoTrends共同研究的報告表明,大幅面噴墨印刷市場在不斷發(fā)展,而市場大腕對這種發(fā)展的推進集中在兩個層面上。
研究表明印刷服務提供商的發(fā)展戰(zhàn)略基本分為兩個方向:“一方面是增加運營效益,提高印刷速度、改進畫面質量、提升印刷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以及完善客戶服務標準;另一方面則是采取新的發(fā)展戰(zhàn)略來提供新服務、研發(fā)新產品、吸引新客戶并建立新業(yè)務模式?!?
不斷進化的策略方向
公司做出的戰(zhàn)略決策將會影響他們所選擇發(fā)展的印刷設備類型、客戶及應用領域。除了調查大幅面噴墨印刷服務提供商所得的定量數據,該研究還提供了一些公司如何選擇發(fā)展戰(zhàn)略的案例。
英國Alderson印刷集團是一家典型的標牌標識印刷領域中的非傳統(tǒng)型競爭者。這家創(chuàng)始于1963年的商業(yè)印刷商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就是利用大幅面噴墨印刷來補償不斷衰退的膠印的收入。2009年,公司建立了一個專門銷售終端部門,其中結合使用了高寶單張膠印技術和多種惠普卷筒紙寬幅噴墨印刷設備。
Alderson利用這個新部門從現有客戶群中發(fā)掘出更多收益,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站式服務提供商,同時也為贏得新客源打開了通道。自從該部門建立以來,銷售額每年都翻一番,目前占到公司3000萬英鎊總銷售額的20%。這20%的銷售額是由公司13%的員工創(chuàng)造的。對于許多像Alderson這樣選擇走大幅面印刷路線的商業(yè)印刷商來說,他們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zhàn)就是必須盡可能擴大空間來容納生產設備與印后加工設備,而另一個挑戰(zhàn)則是新客戶提出的訂單履行服務要求。
2010年,Massive Graphics公司看到了二維碼的市場機遇并將其運用到自身的產品中。雖然它沒有為二維碼收取額外的費用,然而它的客戶們卻意識到了二維碼可以為標牌與圖像廣告加分不少。一些二維碼專家也指定Massive Graphics作為他們的客戶顧問,就如何在大幅面標牌印刷中更有效地使用二維碼的問題提供設計方面的建議。二維碼還可以使客戶更方便地獲取到多種語言版本的網上信息——這在使用英法雙語的加拿大是一種亟需的要求,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就在這家公司開始提供二維碼后不久,它的客戶就看到了該舉措的巨大好處:策劃更多更全面、有效的推廣活動,實現更高的價值而不用承擔風險,因為添加二維碼只要求公司投入少量資金即可。
留下“大”印象,創(chuàng)造“大”機遇
大幅面噴墨印刷是印刷業(yè)中的強勢領域,它仍在不斷發(fā)展,并且可以創(chuàng)造出高于其他領域的業(yè)務利潤,而相關技術的進步也為創(chuàng)新型客戶解決方案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drupa 2012為各類印刷服務提供商打入市場提供了一個絕佳平臺,在這里他們將看到一應俱全的解決方案可供選擇。觀眾應該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去了解印刷設備、油墨類型、印后加工技術及各種應用領域,找到新業(yè)務的獲利商機,同時提高目前大幅面業(yè)務的競爭力。
觀眾還可以另辟蹊徑,尋找那些可以幫助他們更合理地改善運營的工具和方案。絕大多數大幅面噴墨印刷市場的提供商都會展示豐富的印前、工作流程及印后加工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可以使大幅面噴墨印刷流程變得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優(yōu)勢。